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浅析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策略①

来源:中学数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不容置疑的,它几乎是所有科学学科之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所有理工科学习的前提和充分条件。从实

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不容置疑的,它几乎是所有科学学科之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所有理工科学习的前提和充分条件。从实用主义的立场看,中学数学学习成绩优劣直接决定着学生高中毕业后的“进哪所大学读书”和“读什么专业”。正因为数学课如此重要,才使得广大师生、家长甚至是社会大众对于数学课的关注度和期望值非常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在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前提下,数学课依然是大部分学校学科教学中的“老大难”:教师最吃力、学生最着急、学生间分化最为严重等问题频发,“投入”和“产出”明显不成正比。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需要找到突破口。结合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直接经验以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谈话等途径获得大量间接经验看,尽管我们并不认同“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谬论,但是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以及最近发展区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出发,我们认为,之所以造成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之所以造成“投入”和“产出”明显不成正比的问题,教师还是需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而秉着为学生前途和终身教育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教师方面也亟需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本身,尤其需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缓解或者改善问题。

一、充分、辩证地看待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利弊

(一)当下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之益处

新课改以来,无论从理论批判层面还是一线具体的经验活动中,对于满堂灌之类的倾向于被动学习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均持反对或者不支持态度。但是我们也发现,我们的批判多停留在宣传或者“说一说”的层面,相当部分教师在面临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时,无论是出于惯性还是有意为之,满堂灌依然在实质性教学方式实践中占主流。客观地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也是有一定益处的。首先,它能一定程度上实现表面上的教育公平。我国也已经形成了批评教育的传统,教师满堂灌能让大部分学生以及家长认可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这对于教师本身的第三方评价来说是有效的。其次,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教师保持长期处于一个教育“熟手”的状态,至少教师自己能够在不断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实现温故而知新,不至于丢掉专业。第三,从学生角度看,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从已经习惯于满堂灌式教学模式的学生,他们原有的“听”和“记”为主的听课习惯不至于被打破,因此他们能获得短期的一定的安全感。

(二)当下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之弊端

但是上述满堂灌为代表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的更多是弊端,从长远发展看,会抑制甚至消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当下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已造成的学生某种程度上接受疲劳,造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新课改提倡教学方式的转变已经近20年,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依然选择惯性式的“一言堂”“满堂灌”,大部分数学教师普遍认为,中学数学难度较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后非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这种担心很有意义,且一般是比较负责任的教师才会这样考虑。

其次,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满堂灌很容易消磨掉学生的思考能力。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机器,思想能力是人的本能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长期的满堂灌极容易让学生习惯于依赖别人的思考,接受别人的思考成果,最终变成别人思想上的附庸,这样的结果就与我们中国现代教育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毕竟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今天,而是要为学生们想象不到的未来做准备。

再次,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反思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给教师自身发展带来的限制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在当前中学教学中非常普遍,很多学科教师机基本上都倾向于使用这种方式,这就很容易造成教师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直觉上、反应能力层面的疲劳,最终很有可能从发展到“习以为常”式的钝感甚至是无感了。一旦新知识无法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自然会造成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钝感,影响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文章来源:《中学数学》 网址: http://www.zxsxzz.cn/qikandaodu/2020/1224/669.html



上一篇:中学数学新型任务教学模式的探究 ①
下一篇:融数学史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学数学投稿 | 中学数学编辑部| 中学数学版面费 | 中学数学论文发表 | 中学数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学数学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